回到主页

公益项目V.S.公益产品:名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怎么样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 公益服务设计迭代
broken image

为什么我们把「公益组织做的事情」叫作「项目」?

在说明白项目和产品的关系之前,先和大家探讨一个看似不需要探讨的问题——项目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公益组织为什么会把自己做的事情称为“项目”?

项目概念和共识形成于早期的国内公益领域发展大环境下(“早期”是指2008年之前)。彼时,公益组织做事情的方法、所使用的话语体系等,多是国际组织带进来的,比如会把公益组织称为NGO或NPO,把做的事情称为program/project,即项目。相应的,与之相关的设计、规划、资源获得、管理等,就被称为项目设计/规划、项目申请、项目管理、项目监测评估等。

虽然08年后,国内公益领域开始迅猛发展,国际机构在其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因各种原因有所减弱,但这套项目制的工作方式却被保留并沿用了下来。
之所以会被沿用,是因为上图所呈现的公益组织服务开展方式,并没有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决定投身公益事业,多是被问题或需求所激发,由此成立,或加入一个公益组织。但如果我们真要做点事情,就需要通过“项目申请”找到资金支持。然后再使用所获得的资源,来设计、执行相应的专业服务,并将执行情况和效果反馈给资助方和其他相关方。

总结来看,项目制的工作方式,会有如下特点:

  • 具有明确的时间周期,且周期长短由资助方确定,比如国内常见的资助项目周期为1-3年

  • 有明确的项目执行规划,常以逻辑框架来呈现:做什么活动—要有什么产出—预期达成什么样的效果(短期/中期/长期)

  • 预算制定要匹配项目执行规划,并受限于资方的预算范围

束手束脚的项目制,或许需要被打破

项目制的工作方法,当然有其优势,在此也不多赘述。但是,对于“致力于解决问题和回应需求”的公益人来说,会感觉到做事情时的各种挑战和局限。

 

比如,虽然从内心知道做公益服务要“需求导向”,但在由资源方主导话语体系的项目制框架下,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往资源方倾斜,做得越来越“资源导向”。

再比如,对于一些创新性的服务来说,很难做到完美规划,「投入—活动—产出—效果—影响力」这套方法,可以用于那些经过「开发—测试/验证—学习改进」的成熟服务规划,但对于很多仍处在从0到1过程中的探索来说,不太适用。即使为了申请资金,可以写出一个看似通顺的逻辑框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要基于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此外,一项服务的发展周期,可能有长有短,但受限于资方的资助周期,很多公益组织都难以有更前瞻、长远的规划。

困,则思变。于是,有很多公益人和公益组织,开始思考和探索其它可行的方式。例如,我们此前分享过的童萌案例,在面临各种挑战时,就毅然基于组织使命,选择了用产品思维做公益服务;好公益平台则用“公益产品”的思路,提倡和推动公益服务的标准化,由此实现影响力的规模化和公益社会创新。

所谓的用产品思维做公益服务,其实是为了强调:

  • 用户/服务对象导向:产品要关注和聚焦在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痛点上

  • 为用户/服务对象创造真价值:一个对用户没有价值的产品,不能称之为好产品

  • 持续优化改进:在「开发—衡量/验证—学习改进」的循环中,持续优化改进

产品和项目并不互斥,可以共生共存

聊透了“项目”和“产品”的概念后不难发现,这两种工作手法,从根本上来说并不互斥。叫项目,还是叫产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回归根本,关注真问题、真需求,探索有效解决方案。

在具体操作层面,两者也并不对立。一个公益组织,可以基于组织的愿景、使命,确定核心的公益服务产品,并长期优化、打磨。并把产品按照阶段、模块拆分,向不同的资源方,申请资金支持。

 

童萌亲子园的创始人毛磊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产品和项目的关系:

 

“项目”是产品生命周期当中的一个子过程。A项目完善的是产品的某一个服务功能,B项目实现了产品在某一个区域的复制,这样的一个个项目,其实就是产品发展的有机过程,填充了整个产品演变的脉络。

摆脱困局不能靠概念,要靠持续的探索和学习

新的概念和新的思维,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局。只有回归最根本的问题,不断思考、学习和探索,寻路而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光亮。

这些最根本的问题就是:

  • 我们关注谁的什么问题/需求,如何才能识别真问题、真需求?

  • 我们是否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价值的服务?

  • 我们如何持续的优化和改进,最大化公益资源的使用效能?

  • 以及,什么是我们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引擎?

探索这些根本问题,和伙伴们一起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我们设计“飞轮计划”的初衷。欢迎扫描二维码,阅读来自“飞轮计划”课程研发团队的一封信。识别真需求,解决真痛点,才能转动我们公益组织的“飞轮”。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