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吕全斌:公益人需要从“敬业”走向“专业”

· 人才发展论坛
broken image

01 能力建设要打开局面

前段时间,一个公众账号发了两篇文章,题目不一样,一个是说公益行业要“严守本分”,另外一个是说公益慈善事业应该有大发展。有人就说,这两个是矛盾的,到底是发展还是不好发展?

我当时讲了一个观点:在新时代,公益事业的主体不见得是公益组织。我们不要把自己放大,要客观的看待很多问题。我们这个领域,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太大。

悦享新知“深挖”了19家基金会,发现行业投入有4.3亿。这首先说明现在的资源多元了。有的人在做项目,有的人在做生态,这个是特别好的。不像原来说的“盐水效应”——项目得越多,机构死得越快。

还有博世的情况比较特殊,博世慈善中心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企业公益部门,但是他们做的比好多基金会都要好。这是一个专门的赛道,支持整个公益行业的建设。

还有中央财政从2012年开始采购社会组织服务,其中一个板块给社会领域做能力建设培训。我想未来在中国驱动公益事业的主体有可能不是公益组织,这个资源可能在“外边”。

我今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被刷新了。我原来以为,除了我们以外的其他行业都不了解公益。现在我发现,他们对公益的了解特别负面,这么些年,因为我们的“不努力”,其他人“努力”地帮社会形成了一套他们对公益的理解。

他们认为公益是干啥的?骗钱的,免费的。你们需要我掏钱的时候才找我,日常都不理我。所以,能力建设要打开局面,不能只针对我们行业内的人,也要针对其他行业对公益感兴趣的人。

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能力建设已经细分到地域和议题。比如说合一绿来做环保领域,龙玺讲到的知识部分的支持等等,在细节方向上会有一些分化,逐渐走向专业化。

2

02 公益人不仅要敬业,而且要专业

回到真实世界的逻辑里面,我有一个重要的观察。在过去这些年,民非社团翻倍增长,基金会比他们增长更快。

现在的基金会是有8000多家,从十四五的规划里面看,已经不再追求“量”了,开始追求“质”。所以未来这个行业一定会呈现出一个比较分化的趋势:厉害的越来越厉害,不厉害的会变成“老小树”——我很老,但我很小,长不大。

未来的资源一定会流向专业机构。做得越好,资源就会越多。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残酷的现实,如果你不发展,你就会被落下去。

第二点,我还想强调一个观点,大部分人做公益是个职业。今天在座的各位应该都很“敬业”,但是我们都不“专业”。但是现在,你只要敬业,你只要“靠谱”,你就已经跑到前面了,就已经能获得很多资源了。

所以未来,像南都基金会这样的关键节点机构,会成为能力建设的生态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种类型,一种机制。

第三个特点,是类似于悦享新知这样的机构,未来会迎来很大的发展。整个行业已经经历了三代人:第一代人上个世纪90年代创业,2000年以后,我们这一拨人又被他们“忽悠”进入行业,然后现在更年轻的一些人进入这个行业。但是我觉得,能力建设机构甚至都没有完成2.0时代的蜕变。

许多课程或培训在二三线城市有市场,但是在一线城市已经满足不了我们了,属于“免费让我听我都不想去”。因为很多东西没有更新,继续在讲,内容还是大而化之的。

很多能力建设机构没有完成知识更新,导致行业实践者比研究者和赋能者跑得快。像悦享新知这样子的机构,萃取行业实践,细分行业痛点,精准开发产品,这样的组织就代表了行业2.0时代专业机构的一种可能性。

3

03 多谈“真问题”

如果我来形容一下我们整个工作的场景,我会觉得我们是一个“弱行业”。弱行业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资源和人才都不会往你这里走,这是现实。

你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而是在每个专业领域、每个专业赛道都要去学,往专业方向去走。但是现实情况依然是,我们会把很多精力放在一些“不是真问题”的问题上。例如有一些三五个人的机构,资金量只有100多万,天天谈管理、谈战略是很奢侈的事情。

真问题是什么?领导不要天天去开会,多陪伴同事,把“想做什么”讲清楚。如果战略体系没形成,那就讲讲战略思考。毕竟70%的变化是要在组织内部的实践当中完成的。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谈一些真问题。我觉得中国公益行业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可能像美国的基金会一样,由家族基金会、私人基金会常年投大量的非限定性资金来扶持成长。

所以我们要认清现实,我们要让中国的基金会每家都参与一点点。2019年我就提过一个概念,我想倡导一个“1%计划”,每家基金会拿出一点点钱,大家来众筹做项目。这样基金会的决策过程更容易了,大家也更有动力了。

第二点,就是像悦享新知和墨德瑞特这样的机构,一定要努力平衡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基础设施机构的角色。你们就像是行业内的企业大学,很多项目其实是有开拓性的,是可以变成基础设施的。

第三,就是公益行业薪酬低的问题。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没考虑过钱的问题,只考虑这个事情是不是对我有驱动。现在大家都在重新谈论薪酬,其实一定不仅仅是薪酬低的问题。过往这些年,我们强调“市场化规模化”。市场化本来是手段,想让大家变得更有效,但是有些人理解成目的,这就导致我们对公益行业的价值和使命强调得越来越少。

我觉得在一个组织里面,既要有合理的薪酬体系,也要有比较明确的价值使命。同时,上升通道、职级、视野学习,都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