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三一基金会与悦享新知合作,设计了一期专注于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项目设计实践营

· 案例库

三一基金会与悦享新知合作,设计了一期专注于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项目设计实践营。

(文章转载自三一基金会)

自2020年4月下旬启动0-3岁儿童早期发展(ECD)项目资助招募以来,三一基金会创投团队通过公开招募和洽谈等方式,陆续收到了92份项目申请。

在选投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较多项目缺少对问题的精准挖掘,对受益人群需求描述大而泛,方案开发倾向基于“自己能做什么”而非“真正的问题症结”进行,缺少假设验证、效果衡量的思维和方法。

因此,我们决定同悦享新知合作,以设计实践营的方式,帮助16家具有较高合作潜力的伙伴进一步打磨项目方案,支持高潜标的识别真需求、完成用户调研、画出用户体验地图、初步明确项目的价值主张和监测评估体系。

实践营周期为2个月,由项目核心开发人员和关键执行人以线上自学+线下实践+线上答疑/反馈的模式进行全程参与。

学习内容共计包含五个版块,包括识别真需求、面向需求的服务设计、假设验证/监测评估、基于数据的复盘和学习,以及持续优化和改进五个部分。

经过精心的策划准备,上周三(9月16日),三一基金会创投团队以线上形式进行了第一期专注于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项目设计实践营开营仪式。

本期推送将节选部分开营仪式中的发言内容进行分享,希望可以让更多伙伴了解我们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理念与设计构思。

同时,随着本期实践营的实际进度,我们还将同步在公众号上进行相关主题内容推送,为更多关注三一基金会或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公益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初衷与展望

沈丹玺

■ 三一基金会副秘书长

■ 三一基金会创投资助总监

“大家好,我是三一基金会的沈丹玺,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见到各位伙伴。

经常有伙伴问我们,三一基金会为什么要做创投资助,和普通资助有什么不同?我想这个实践营就是一个答案,——我们希望和所有伙伴建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我们希望三一能给到大家的远远不止是一份资助款,我们看重的、期待的,是大家在知识上、认知上、能力上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个实践营能够让大家在儿童早期发展这个共同领域的不同细分议题上发挥并集合成一股力量,这也是三一基金会做创投资助的一个初衷。

大家也知道三一基金会一直在推动“科学公益”,这个实践营和我们的理念本身也密切相关。我们常说什么是最科学、有效的公益,科学是实事求是,也是不断颠覆自我。我们为这个实践营做了无数前期的精心准备,希望大家在这难得的的两个月学习体验中,都能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在自己的经验之上找到一个突破点,让自己做的事情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真正改变的力量。这是我对自己的期望,是我对三一创投团队的期望,也是对大家的期望,希望所有人都能有所收获。”

设计与构思

高瑞

■ 悦享新知联合创始人

■ 本期实践营导师

“大家好,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实践营的设计思路。

如果说大家现在的状态是实践营的起点,我们希望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大家做出一个好的项目。这需要我们先对什么叫“好的项目”建立一个共识。三一基金会建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理念,即符合“科学公益”的项目就可以说是好项目,对于什么是“科学公益”有一系列的白皮书做具体拆解。我们和很多项目交流后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独特的、创新的、能获得资方认可的、能筹来资金的、能回应真需求的项目可以算是好项目。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项目设计?这个问题就是实践营要解决的核心,我们将它精简为“源于对具体服务对象真实需求的挖掘和洞察”。实践营期待大家做出好的设计,那就先要对“具体服务对象”、“真实需求”和“挖掘和洞察”做出界定,这将是我们整个学习的第一个重头部分。

好的设计一定会导向有效的结果吗?答案是不知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项目是针对服务对象设计的产品,我们把产品交付给服务对象时肯定期待能够产生效果。但把交付过程打开看就会发现,过程中会发生非常多非预期问题。服务交付是在一个复杂过程中一步步实现的,这个过程充满变数,项目设计再完美也无法避免。这时,我们就需要再建立另一个共识,虽然不见得与期望吻合,但它是真实的情况:

本质上说,项目设计是我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期待所提出的一种可能有效的方案。

我们设计项目往往觉得该想到的都想到了,那一定会有效果,但在真实场景中,这种“肯定”只是一种“可能”。因为这是个“可能”,我们需要在整个执行过程中通过数据进行不间断的判断。甚至在项目设计时就思考,未来服务交付用什么数据验证有效?

“——这就是监测评估设计,也是很多资方在前期沟通时问的问题:“你怎么去衡量项目效果、怎么监测执行过程?”监测评估设计要在方案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考虑和规划,把那种“可能”做得更明确:到底是不是可能的?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这是实践营的第二个重头戏。

broken image

现在把整个环节串联起来,第一步是界定服务对象,去挖掘、洞察他们的真实问题和真实需求,由此来指引服务设计、项目设计、方案设计,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提前考虑用什么东西对项目进行假设验证和评估,设计完成后去执行,再结合进一步的评估来优化方案。

我们还会去看大家以往的项目中已经具备了哪些关键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怎么才能帮助大家在未来项目中更新对服务对象的认知、优化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让每一个项目都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的不断突破。

各位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会思考对大家来说怎样才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观点是,首先要帮助大家突破自己原有认知和工作模式上的惯性,开放地去看自己现有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只有打开了视野,外部知识才能进来和原有经验产生化学效应。

认知更新完后要回到真实场景,我们会提供可落地的流程、工具、模板,而且会尽量让这些工具贴近工作需要,降低迁移成本。为了大家能在实践中实现真实的成长,实践营设计了练习作业,让大家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在实践中进行融合。在前三点的基础上,我们也会不断给大家解答学习和碰撞中的疑问。

整个实践营的设计包括自我学习、刻意练习、同伴启发。强调“刻意练习”是因为练习是个痛苦的过程,学习新东西是在不断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和能力边界,需要我们不断激励自己去坚持。

成长过程没人能够替代,每个人都要走这段路,每个人都要付出时间、思考才能换来进步。我们相信每个人身上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学习旅途中的英雄。”